
國內精密齒輪市場六大特點淺析
瀏覽次數:8760 發布時間:2012-01-19據史料記載,遠在公元前400~200年的中國古代就巳開始使用齒輪,在我國山西出土的青銅齒輪是迄今巳發現的最古老齒輪,作為反映古代科學技術成就的指南車就是以齒輪機構為核心的機械裝置。17世紀末,人們才開始研究,能正確傳遞運動的輪齒形狀。18世紀,歐洲工業革命以后,齒輪傳動的應用日益廣泛;先是發展擺線齒輪,而后是漸開線齒輪,一直到20世紀初,漸開線齒輪已在應用中占了優勢。
19世紀末,展成切齒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齒的專用機床與刀具的相繼出現,使齒輪加工具軍較完備的手段后,漸開線齒形更顯示出巨大的優走性。
我國的齒輪產品在技術水準和質量上只有很少一部分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部分連國際二流水平都達不到,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自主設計能力弱。技術創新能力是未來評價企j№競爭力的最主要標準之一,如果企業不重視研發,沒有長遠的戰略考慮與超前的產品儲備,根本無法跟上主機發展的步伐,現在進步的企業有可能今后就是落后的企業,甚至會被淘汰。三、自主設計能力刺齒輪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是長久以來齒輪行業面臨的老問題了,但是隨著汽車、工程機械等相關領域的飛速發展,對配套齒輪的材質、性能、強度等方面的技術要求又上升了一個新臺階,于是,創新能力這個問題變得更加突出了。